close
只要提到左營,往往都會聯想到老榮民,以及鐵票區,
這是深植在腦海中的印象。
左營在人口結構上,眷民與其後代子孫佔有相當大的比例。
就政治層面來看,這裡是無堅不摧、密不透風的藍牆,
綠芽想找裂縫求生存,極不容易,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。
▲點擊圖片可連至眷村文化館官網,「高雄市的眷村」頁面。
左營的眷村數可謂高雄市之冠,多達二十二個,
印象中岡山也沒有這麼多眷村。
由圖中可看到,幾乎所有的眷村都集中分布在鐵軌以西,
也難怪在搭火車時,感覺兩側宛如是不同的世界。
不過數十年前,鐵軌以東的土地不是菱角園、荒地,就是墳場。
左營很早以前就開始眷村改建的計畫,到現在仍然還是在進行中。
政府替這些居民興建一幢幢的國宅大樓,
然而原有的村落,不是被拆除,就是閒置。
情況宛如是,二度被連根拔起,再移植到另一個地方。
本質就已經不同,因此我無法體會此般感受。
▲來源: GOOGLE MAP (搜尋「高雄市眷村文化館」)
左營火車站的前方為勝利路,沿著此路一直前進,
應會看到眷村文化館的指標。
指標則是前往眷村文化館前的停車場,空間相當大,不用怕沒位置停放。
在巡禮舊城東門時,站在馬道北側,遠望就可以看見本篇的目的地。
雖然那天天候不是很好,但四天後,久違的晴天出現了,
於是便在接近中午的時分,騎車前往。
只不過仍然還是不熟悉蓮池潭周邊的道路,一度還出現騎錯路的狀況。
在停車場將車子停妥後,前往眷村文化館。
由於還需要步行約一百五十公尺,因此沿路上也會有指標牌。
▲以船錨作為箭頭的指標牌。
左營為海軍基地的所在,因此看到這個並不會感到很驚奇。
在看到眷村文化館的建築前,經過一處房舍,
原以為是閒置的,但在看到狗隻以及停放在門前的機車後,
便確認此處依舊還是有人居住。
穿過兩旁種著樹木的步道,轉向右方前進後,
前方有著一棟灰色的建築物,以及一大片鋪展而開的空地,
正式抵達眷村文化館。
▲甫抵達,二話不說,先跑到遠處取建築的綜觀樣貌。
眷村文化館的前身為左營區海勝里的活動中心,
原先是磚紅色的建築,後來改建成現在所見的樣子。
從二樓的採光設計來看,有時下綠建築的感覺。
中央那片直角狀的水泥牆,
從側面看來別有特色,但從正面看來卻略有突兀感。
不過建築外前往二樓的階梯,則是繞著水泥牆而上,
階梯的設計除了延長動線外,也與水泥牆結合成還不錯的景觀。
除了本體建築外,
一旁的廊道引起了很大的興趣,於是立刻前往一觀。
▲有十幾個像這樣的牆板,挑了熟悉的「自助」與「勵志」。
簡單用鐵條架起的廊道,兩旁交錯著一塊一塊的牆板,
左營每個眷村的名字及其圖片,為牆板上的圖樣。
如今其中部分的眷村,現已不復存在,
看著這些村落的圖片,能夠略微想像當時的榮景,
也依稀憶起小時候住家附近的眷村還在的樣貌。
站在外頭已將近十分鐘,我還是沒有進門,
繼續在外頭取以花草為主題,與建築搭在一起的景。
或許是「根」的不同,怕會與其格格不入;
又或許是,其實是提不起膽量進去,所以找個藉口拖延。
▲本次讓我很滿意的圖片。
然而外頭真的是熱到不行,迫使非進門吹冷氣不可。
但我還是藉著到樹蔭下取景外部建築,拖延入門的時機。
▲建築物二樓外部的木造陽台,希望能走在上頭。
正當想從外部樓梯直接走上去到陽台時,
發現樓梯口擺放著一排旗幟與其底座,想必是不能從這裡上來。
因此也只能入內,看有沒有辦法可以上到陽台了。
一進到室內,最直接的感受是令人涼爽的冷氣房,
接著便看見裡面的導覽員,以及地板上的一大片左營眷村分布圖。
導覽員們雖然有了年紀,
但看起來都還蠻和藹的,且又有當地眷民的感覺。
原以為裡頭會有其他人在參觀,這樣還可以找到掩護,
然而結果如我所想像,沒有其他的人,只有我一個。
也難怪導覽員會說道「有人進來了」。
▲因為想先給綜觀,於是先放上之後有旅行團進來的圖。
眷村文化館內,擺設著很多具有歷史與時代性的器物與照片,
多半都是民眾所提供的,因此像是個記憶的儲藏所。
保存著當時眷民的生活狀況,
體現著那個時代所留下,然而現今很難再看到的痕跡。
不過,縱使這些都是從大陸過來的眷民,所擁有的,
反面觀來,又有著原在台灣的住民,所擁有的。
生長在社會相對自由許多的年代的我,也只能透過教育與長輩訴說的經歷,
間接以旁觀的角度,看著這些物品,娓娓道來它們的故事。
▲長型像倉庫的房子是給一般的眷民,或是位階較低的士兵居住的。
▲此類的房屋則是給較高級的將領及其親屬居住。
在打算拍攝上方的兩個模型建築之前,
一旁坐著一位老伯伯導覽員。
看我想拍攝卻不敢拍攝的樣子,於是便先告訴我,館內是允許拍攝的。
接著兩人開始聊起一些家常,
老伯伯也現出身為導覽員的專業,分享了許多東西。
例如他說道,以前大日本帝國只有陸軍與海軍,
也因此,我原以為岡山是國軍空軍的原生基地,以前其實亦是日本海軍的基地。
建築外的那一大片空地,前身是一座眷村;
而一旁的山丘則是所謂的「龜山」,半小時內即可登頂。
同時,老伯伯也分享了一些關於龜山的小故事與經歷。
然而,美好的時光只持續了數分鐘,原來導覽員有採輪班制。
剛好我是在正午入內的。
也因此,與老伯伯的談話就在此告一段落。
▲一個展示櫃中放有一塊建材的殘骸,除了泥石之外,其中還有一條條的竹子。
此被稱為「編竹夾泥牆」,也就是所謂的竹籬笆。
顛沛流離而來的眷民,因生活困苦,以此建材做成圍牆來區隔每戶住家。
自家附近的眷村,以磚牆或水泥牆居多,因此前所未見。
除此之外,館內亦陳列了一些載具與戰機的模型,
雖然就現今的角度評斷,這些模型感覺很陽春,
然而一些細節的部份可是不落現後。
即便館內全區開放攝影,
但基本上還是不能去觸碰大部分的展示品。
如果有帶小孩子前來的話,最好是不要讓他們這麼做,
有些置放在桌子上的展示品,蓋在上方的櫥窗櫃其實並沒有加以固定。
▲雖然此處是開放觸碰的翻閱區,
但我沒有去翻這些本子與文件,深怕有什麼意外...
▲打字機在文物館中,似乎成為了基本配備。
▲由於左營是海軍基地所在,因此館內與軍中相關的陳列品,
主要為當地海軍軍官的所有物,或是居民的收藏物。
▲無論在台灣,亦或是在內地,玩法雖各有不同,
麻將摸兩圈是最為普遍的休閒活動。
▲竟然因為手震而模糊了......
此處的衣櫃放著海軍軍官所穿著的衣物,
但是這裡的衣物是不能拿起來穿的。
圖片左方,位於館內角落的衣櫃,才能讓參觀民眾自由穿戴。
▲不太喜歡戴帽子,因為我覺得戴帽子的我很不好看...
試戴了一下圖片上方的那頂帽子,尺寸稍微有些大。
▲另一個角落擺放著左營眷村文化園區的五十分之一的區域模型,
老實說真的看不大懂,應是對該處不熟的緣故。
▲(右圖) 先前在選修課有看過《香蕉天堂》這部電影,
當時對於匪諜的警戒是過度之高。
影片中也以此作為悲劇的開端。
▲樓梯間亦有擺放獎狀與書籍的展示櫃。
拾級而上,來到二樓。
二樓空間分為兩個部份,
裡側為圖書與觀賞影片用的空間,本篇忽略了拍攝該處的光景。
圖書的部份,有與政府、軍方相關的,亦有一些名作家的作品,還有些許論文影本。
上頭並無貼上圖書館的條碼,因此判定書本為不可外借。
而外側則是作為特展的空間,
目前展出的主題是「折紙俠」的點色折紙動畫展。 (展覽截止日為9/9 (Sun.))
此個展的作者,是住在左營的眷村住民的後代,
雖是大學生,但他因著興趣努力,終能籌備個展,實是厲害。
▲(左圖) 垂掛下來的相框串,有著一張張取景於左營的作品,
(右圖) 一旁牆上的相框內,應是作者的作品。
(如果自己房間內,有著像這樣擺設的相框,一定還不錯。)
然而在這個展覽空間,並沒有看見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東西,
或許影片是在特定時段才會播放。
不過在這裡展示了製作點色折紙的完整步驟、
製作折紙的工具,以及簡述製作動畫的流程。
其中製作折紙的每個步驟的導覽圖,宛如在觀賞一幅幅畫作。
▲原本想嘗試單張翻拍,
但因畫作擺的角度是斜的,試拍兩張後便作罷。
之後開始找尋能到室外陽台的入口,然而卻都是鎖起來的狀態。
不想就此罷手,因此偷偷地打開一扇位在南面的落地窗門,
結果不小心製造出聲響,被坐在圖書區的人員發現並制止。
所以也只好隔著落地窗,試著往外頭拍攝了。
此時樓下傳出的聲音越來越大,想必是有團體造訪此處。
下樓一看,再聽其說話的腔調,便知是陸客團前來。
除了像一般觀光客一樣,一進來便猛按快門外,
較為年長的人們,看到一些物品,便提到自個兒那邊也有這些東西。
不過有一個東西,則是他們所沒有的。
然而,我也沒有,頓時有一種三方衝突之感。
人多反而壞了繼續待在室內的興致,
於是我再補拍一些物品後,隨之離開,前往外頭的那片大空地。
▲在拍攝這張的時候,除了電池剛好沒電外,沒有自覺到自己是坐在滾燙的鐵板上。
差點沒被燙傷,或是起疹子。
走在位於整片空地中央的步道上,
太陽毒辣依舊,不過吹來了陣陣徐風,
儘管風依舊是熱的,但至少有降低了一些體感溫度。
最近真的很少有藍天的比例大於白雲的日子,
於是我邊走,邊享受難得的艷陽高照,就算皮膚被曬紅也無妨。
▲西側的這座山丘,則為「龜山」。
想像將這片空地,還原成以前的眷村村莊,規模必定不小。
西有龜山、東有舊城東門與城牆,
兩者成為了此眷村與外界區隔的屏障。
空地中,除了有一戶雜草叢生、留有斷垣殘瓦的民宅外,
幾乎空無一物。
於是便將腳步往舊城東門的方向前進。
這次並沒有爬上城牆,
我在城門前的草皮上,找了一處生長著芒草的區塊,以及幾朵咸豐草,
看是否能營造出那種有花亦有景的感覺,
先前有讀者提到,我在拍攝花朵時,就只是單純的花朵。
雖然知道如果再放城門的圖片,會偏離這次的主題,
然而當前是難得的大晴天,豈能放過機會。
於是便稍微補幾張上次沒有拍過的角度。
只不過方才在草皮上蹲了數分鐘,因此起來後有些頭暈,
再者手邊也沒有礦泉水,開始有些浮躁。
不過到此也差不多要結束此次的行程,
沿著空地東側的步道,緩緩地走向停車場。
▲此時才發現到這兩塊置放在空地一角,反射著金銅光澤的簡介牌,
原來此片空地的前身為海光三村。
與位在三民區的客家文物館截然不同,
眷村文化館的根是落在眷村內,因此它擁有著最關鍵的地緣感。
儘管眷村物貌不復存,周遭只剩一片綠油油的寬廣,
但原先為活動中心的建物,並未夷為平地,改建成具現代風格的建築。
放下舊有的包袱,以嶄新之姿繼續屹立,
文化館如此,在這裡居住的居民亦也如此。
藏身在龜山旁的文化館,繼續保留著那些年的蹤影,
或許有人會持否定想法,
但這是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,確實存在的一段故事。
一群在戰亂中被迫從對岸飄洋過海的人們,
抱著有一天就能回去的一絲希望;抱著再也不可能回去的大半傷心,
在異地中,掙得一線生機的故事。
▲趁剛好停在北門前的紅綠燈,隨拍一張,踏上歸途。
下次的走馬看花趣,
將會揹著背包、帶著相機,前往哪裡呢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