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 
 
 
 
 
 
這學期的期中考時段,自己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與書本搏鬥。
好不容易熬完考試,當週五的選修課亦沒有進度,
於是就決定在這天出門走走,可謂偷得浮生半日閒。

其實在很早以前看了一位大大的文章,才意識到自己從未花時間仔細走過糖廠。
橋頭糖廠,儘管離自家很近,但終也只是近幾年來的週末前往觀音山健行,
返家時順道路過的地方。

不過糖廠倒是有給過自己一個小時候的回憶。
那時為了想買糖廠的冰淇淋跟冰棒,還苦苦哀求爸媽去買,甚至有過在晚間前往糖廠買冰的經歷。
那時糖廠對我而言是很遙遠的所在,難得「出遠門」,心裡既興奮又期待,
縱使只是在那裡花五分鐘,買幾支冰棒、幾盒冰淇淋,也覺得心滿意足。

開始自己的文章前,先行提供此位大大[ 回憶IVE (twad93310) ] 的文章。



▲道路平面圖 (From: GOOGLE MAP,搜尋「橋頭糖廠」)

由於捷運的關係(不談是否為刻意設站),使得糖廠崛起,
從以前只是賣冰的地方,到整片廠區都規劃成一座觀光園區。
每逢假日這裡遊客總是很多。

搭捷運的話,在R22A橋頭糖廠站下車,二號出口,即可抵達。
開車或騎車前來的話,主要是走省道,
從有燦坤的那個十字路口進去,再從有全家Family Mart的T字路口轉進去,
最後會看到糖廠的門口,經過一座平交道,方可到達。

▲將小Cherry停妥後,尋找今日相機開張的點,就決定是這裡了。

糖廠廠區挺大的,不過在到達後,我反而是先走從未進入過的地方,北側的廠區,
也就是所謂的「糖業博物館」,或是說「十鼓文創園區」。
(其實都叫做糖廠,所謂博物館或是文創園區什麼的,都是後來附加的名稱...)

▲如果是被縮圖吸引的讀者,原圖在此。


這個區塊似乎是產業火車的展示區,
不過自己是在平日前來的,因此並未看到有許多小朋友擠上車頭或車廂的光景。
北側的廠區中,這裡是最綠意盎然的地方。

▲來到糖廠必拍的藝術品,
 看過的都是從正面的角度較多,索性來張側面的。


▲不太熟悉此處,因此從柏油路進去最安全。

  
▲左圖角度歪掉,右圖曝光過度,在同個地方站了三分鐘......


▲糖廠的製糖廠區,至今保留地相當完整。
 白平衡調整,圖片呈現出一種復古感。

信步於糖廠北側,彷彿穿越至以往的時代,
從靜默鏽蝕的建築,想像早昔糖業王國的繁忙嘈雜。


▲喜歡在晦暗處的彼端看見光明的感覺。

然而廠區部分並沒有帶到很多照片,或許是覺得裡面除了倉庫還是倉庫的關係。 
那時有進入一座很像是放置蔗糖的倉庫,
裡面悶熱不談,還有一股像是進入老舊建築般,獨有的味道。

▲聽當時從我身邊經過的阿姨說,這座庭園有榮獲2011年的造景獎。
 至於洗手間,倒是沒有使用過,有待各位分享使用心得。


▲從捷運橋頭車站的月台上,便可看見此座煙囪,
 高聳的煙囪,矗立著昔日的輝煌。



▲農業大型機具的展示倉庫,塗裝得相當光鮮亮麗。
 由於學校位處靠近橋頭的農業區的緣故,因此自己不時都會看到這些機具。
 至於未曾看過的,不妨可來這裡參觀一下。


個人僅在外部繞一大圈,倒是沒有去室內參觀,
其一是沒有半個人,會尷尬;再者是有些地方並未開放入內。
不然室內的展出內容好像挺精采的。
(事實證明,個人是室外派,不怕日曬、不怕走很多路 (明明就是內向害羞).....)

廠區的防空洞與隧道也是我漏掉的地方,不過就留待下次過來看看,
反正這裡離家裡很近 (被拖走)

▲別忘了來到這個地方,這裡供奉著一尊從日本運送而來的觀音像。



▲而觀音像的背後則有一棟充滿殖民色彩的製糖株式會社事務所。



逛完了北邊,接著來到較為熟悉許多的南邊廠區。

▲這間搜奇館裡面感覺有許多有趣的東西,
 但看到要參觀費用,手邊並未帶上足夠的錢,於是便卻步了。

▲後悔使用全景拍攝了...
 販賣部(圖左建築)遷至此處已有半年的時間,右側則為一些攤商及餐廳。

不過在此之前,想先吃一下冰再繼續走,
畢竟方才繞了一大圈,全身燥熱、雙腳微痠。

▲紅豆鮮奶冰($40)

在建築外的小窗口,買了一杯久未品嚐過的紅豆鮮奶冰,
在已預備好的冰淇淋杯內,淋上一匙紅豆,便為此品。
另有販賣紅豆酵母冰及紅豆雪花冰(皆為$35),不過個人獨愛鮮奶冰這一味。

▲在冰淇淋上頭淋上的紅豆

紅豆每粒都十分大,且皆粒粒分明,吃著出紅豆本身的紮實口感。
甜而不膩,連同冰淇淋一起挖來吃,更有像是在喝紅豆鮮奶的感覺。

▲或許是冰淇淋杯都是放在一個冷藏櫃內,在鮮奶冰淇淋中還嚐出雪花冰的味道。

▲之後一家人也有來這裡吃冰淇淋,此為紅豆酵母冰。
 對焦不到冰淇淋,反而卻一直對焦在紅豆上....


繼續漫步在綠意較多的南邊園區。

▲不曉得這棟建築之後還有沒有做另外的用途,這裡原為糖廠的販賣部。
 因為小時候對糖廠的回憶都在這裡。

▲這棟建築之前有店家進駐,如今也人去樓空,似乎已遷至別處。


▲架高的木屋,因老舊之故,早已拉上封鎖線。
 安全起見,遠觀為上策。

▲走近鐵道,聽見平交道的叮叮聲。
 趕緊上前等待,結果經過的僅是一節拉車廂用的火車頭。

▲本次的圖片中,部分有作白平衡調整。(URL浮水印你在哪裡 )

▲此棟建築似乎為學校的研究用建築,只是到現在還看不出有什麼端倪...
 除了增加能見度外,希望真有其用途在。

▲這些磚洞如今成為狗隻們最佳的居所,當時還看到兩隻狗在裡面歇息。

▲那三隻小黑狗看起來像在玩,又像在打架,正起勁。
 結果旁邊那隻小黃狗一直被無視...




▲上三張為「白屋」文創藝廊的園區一觀,
 平常不開放遊客自由進出,似乎要提出預約申請才行。
 佔有糖廠蠻大片的土地,內部造景優美,卻不能進去,挺讓人扼腕。

▲要走到這裡,得先爬下一段鬆滑的石階。

▲廠區角落有一條延伸至青埔的自行車車道,在糖廠入口處可租用腳踏車。
 只不過沿途有一片公墓,對此敏感的遊客得注意一下。

是說糖廠內部的道路,
雖說不給汽機車進入,但也不會有人主動制止,不過還是得顧及其他人的觀感。

糖廠內也像是一座公園一般,有一群老人聚集在一處玩象棋,相談甚歡。
不過說真的,那附近也並未有所謂的公園。





▲捷運橋頭糖廠站二號出口處

大致上逛完糖廠園區後,接著進入R22A作車站巡禮。
因為不太可能會有在此站上下車的經歷,因此特別進去一訪。
(此站與捷運橋頭車站根本相距不到一公里...)


▲R22A與青埔站的穿堂層皆設置在地面上,而非架高。

▲亮白的建築內部,外加兩側的自然採光,
 白天完全不需開燈。



▲上三張為穿堂層東側

由於車站是貼在糖廠旁,因此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內部園區,
穿堂層兩側的玻璃牆面皆有彩繪,以貼近鄉土作為基調。

▲南下自強號,成功捕捉 !

捷運站本身位置也貼近一旁的台鐵,因此在穿堂層西側可以看到火車。
雖然可以偷偷至下方的五分車軌,不過此處已為不錯且安全的拍攝點。



▲月台層,由南朝北綜觀。

承襲車站外牆的糖廠紅磚風,月台層也以紅色、類紅磚牆作為基礎。
月台稍微感覺有點窄,不過此處也只有假日比較多人,這種寬度倒是差不多。

  
▲左圖為南下軌道,右圖為北上軌道。


▲在平日或是假日非尖峰時段,
 捷運會十分有效率地在此站施展傳說中,開門後三秒便關門的絕技。


有一種感覺,這是在看過北捷與高捷的捷運站後有的感覺。
台北的捷運站,無論到哪裡都還是有一種依舊在「台北捷運」的感覺。
不過在高雄,郊區跟市區內的感覺就截然不同。

一時說不上來,不過這些在郊區的捷運站,它感覺像是地標。
雖說如此,但它們又賦予了一種在地的感覺。

▲R22A三號出口處,其實從二號或三號出來都是一樣在糖廠內,
 但如果對這裡不熟悉,二號出口較為保險。


最後,我在三號出口稍作休息外,同時也等待友人搭乘捷運前來。
聽著捷運進站、出站時發出的既定聲響,
也聽著、等著一旁鐵路的平交道鈴聲與即將經過身旁的火車。

▲傳說中的一號出口,可是地點實在是太差了,附近既無馬路且為泥土地,
 因此此出口可說是處於多餘的,且在車站內也不得前往。
 當時在興建這一站的時候,此出口是到較晚期才興建的,如今卻落得此境...

▲再一輛南下自強號,捕捉成功 !
 由於自強號不停靠橋頭,因此會以高速通過,
 此處的拍攝範圍較窄,尤其是南下段。

▲當時似乎有拍到車頭進入鏡頭,卻拍出殘影,於是就刪除了。





因捷運的緣故,使得橋頭區有了轉變的契機。
興建捷運的那些年中,橋頭也大刀闊斧地作區域規劃,
將兩旁建築收購切半後,將主要幹道(省道)拓寬,也將原本陰暗的市場區及老街做了一番整建,
可說是下足了功夫,作為不輸岡山的中樞地區。

糖廠也同樣因捷運有了轉機,
如今將北邊的工廠區與原先的南邊觀光區做整合,
乘著交通優勢,打算轉變成揮灑文創及傳統精神的景點。

▲糖廠五分車的軌道

糖廠、老街,皆在同一個區塊,再者附近亦有旅館可做休息。
或許可以租借一台機車 (不過好像沒有看過...)在充滿鄉土風情的橋頭走走。
儘管升格為市區,但它仍舊積極展現本有的特色。


下次將背著背包,手持相機,走到哪裡呢。
雖說目前有要作打工的準備,即使遊玩的機會變少,但都要從容以對。
從善如流,應是目前所要遵從的心理狀態。

(其他未被挑選到的圖片皆在相簿內,有興趣可以點進去看看。)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uz Liu 的頭像
    Bouz Liu

    Bouz's Blog

    Bouz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